挺过来了!“红树界大熊猫”榄李在北海首次成功育苗
大家还记得
北海那棵揽下多个“第一”的红树榄李吗
去年8月
北海首次独立成功为榄李育苗!
最近,这些小苗挺过了
前段时间接连而来的阴雨降温天气
迎来了生机勃发的春天
一起去看看这些坚强的小苗们吧~
2019年3月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监测人员
第一次发现它
点击图片链接查看详情
↓↓↓

一位工作人员打趣地告诉我们:“当时它是我们首次发现、首次成功移植的第一棵榄李,这么多‘第一’傍身,它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所以我们把它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确保能受到最好的保护。”

位于办公楼后方不远处的榄李。
这棵榄李的出现,还推动另一件在北海滨海湿地保护工作中具有象征性意义事件的发生——湿地公园管理处和当时“北海市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业主北海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北海市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珍稀动植物调查和保护工作协议》。
根据《协议》规定,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由湿地公园专业人员对项目范围内的红树群落、鸟类栖息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和珍稀动植物开展调查,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要求,共同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最近,记者了解到
这棵榄李又“搞大事”了——

我们先来认识这位“榄李助产士”,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监测部部长 邓秋香

邓秋香在采集榄李果实。
2020年,邓秋香第一次从榄李上采集果实,并开始尝试育苗,但以失败告终。在向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专家请教后,她摸清了第一次尝试育苗失败的原因:榄李是雌雄同株植物,每一簇花的雌雄蕊成熟时期不同,可能导致无法自行授粉。在专家的建议下,她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成功为榄李授粉,并收获数十颗果实。之后,她又参考海南专家培育榄李幼苗的方法,利用牛粪自行制作育苗基质。

邓秋香在给榄李幼苗浇水。
2021年8月14日,她将种子撒到装有滨海滩涂淤泥、牛粪基质的小盆里。8月20日,第一株榄李幼苗破土而出,随后几天,大部分果实都陆续发芽,最终长成幼苗的共有20株。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这些小苗慢慢成长起来。


破土而出的榄李幼苗。邓秋香 摄
然而,今年春节前到2月底期间接连的阴雨降温天气,打了大家个措手不及,有将近一半的小苗在寒冬中消逝。随着天气逐渐回暖转晴,剩下的10株小苗总算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段,开始迎来生机勃发的春天,并长出不少新叶。


榄李幼苗。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批幼苗茁壮成长
早日成为北海的“海岸卫士”吧~
除署名外照片由方晓淦拍摄